直播双带常德专场稳工稳岗有求必应就业便民“常”抓不懈
头顶长江、腰缠沅澧、脚踏洞庭……今年3月,直播吧手机版总书记赴直播吧手机版考察,并指出这里是“有文化传承”的好地方。历史上,常德地区军民曾浴血奋战,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;近年来,米粉、钵子菜、酱板鸭等特色美食声名鹊起,长益常高铁构建起三湘大地高铁大环线,常德的城市存在感和生活幸福感开始为更多人所知。
6月6日,直播吧手机版人社局、澧县人社局和湖南文理学院有关负责人做客“我们就业吧”直播间,参加湖南省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“厅局长直播带岗”和“书记/校长直播荐才”市州第7场专场活动。本场直播有哪些亮点?受邀企业发布哪些诱人岗位?局长、校长围绕常德引才荐才用才留才抛出哪些给力举措?一起来看。
筑牢民生之本 尽享诗和远方
“常德正锚定‘三个高地’,推进‘二次创业’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必将为有志青年成长成材、成就梦想提供广阔的舞台。”担任第一轮岗位推荐官的直播吧手机版人社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唐立新掷地有声地说。
今年以来,直播吧手机版人社局依托“春风行动”等系列活动,精准对接企业用工和求职者需求。全市761个社区、1505个村全面建成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,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圈全覆盖。邀请专家导师为创业者开展专题辅导,帮助其解决融资对接、企业发展等难题。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,深化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举办技能培训、就业创业沙龙等,帮助劳动者以一技之长提升就业底气。
唐立新表示:“装备制造、轻工纺织是常德目前着力打造的千亿优势产业,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需求较大,欢迎有意向的求职者与企业取得联系。”
“我们计划招聘机械工程师、液压工程师等4个岗位,重点面向2024年毕业生及2年(2023年、2022年)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。”中联恒通机械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杨媚说。
“作为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经编机制造销售企业,我们急需补充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人才。”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党群人力资源部部长熊玉文介绍,企业始终坚守“打造装备旗舰,引领纺织发展”使命,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岗位推荐结束后,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咨询来常就业和留常发展问题,唐立新均给予详细解答。她表示,直播吧手机版将以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同步开展校园招聘活动,多渠道实时发布市级优质企业招聘信息,畅通企业与大学生用工求职渠道。同时,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、就业见习补贴、人才优惠等政策,加快构建创业信息发布、业务咨询、能力培养、指导帮扶等一体化服务机制,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。此外,持续推进“回雁工程”,在创业培训、场地、资金、税收减免、购房补贴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。
“穿紫河上紫气东来,栀子花开烟花盛开。欢迎广大青年人才选择常德创事业、享生活!”唐立新说。
建平台搭舞台 牵红线做服务
“综合实力稳居直播吧手机版第一方阵,跻身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;县内名胜古迹众多,‘中华城祖·世界稻源’城头山遗址入选‘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’;蒋翊武等历史名人在此成长,还留下了东晋吏部尚书车胤幼年时‘囊萤夜读’的美谈。”谈到家乡,澧县人社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绍南言语中满是骄傲和自豪。
医疗、纺织是澧县的支柱产业之一,不少企业发展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大,对招聘用工特别是普工需求较高。本次直播活动,稳健平安医疗科技(湖南)有限公司和常德贵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代表企业发布岗位9个,其中普工需求多达200人。
“只要企业有需要,我们基本有求必应。”李绍南说,“全县非常重视优化营商环境,每家企业都有县级领导跟踪服务。在澧县人社局,中层以上干部都要对接一家规模企业,从就业政策、创业资金方面提供支持,帮助做好人才引进工作。”
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,澧县上线了“澧州好工作”网站,邀请数百家企业入驻,入库劳动力约40万人。除常规开展“春风行动”“民企服务月”等活动外,常年不间断在核心商圈设立零工市场,举办“招聘夜市”,让劳动者出门逛街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。“4位工作人员驻守现场,商场不关门,我们不打烊。”李绍南说,“同时,结合赶集日发放宣传资料,组织企业上门招聘。”
而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,澧县通过精准服务、政策激励、搭建平台等方式,精准把脉毕业生需求,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、结合其意愿做好本土就业、就近就业和家门口就业服务。“特别是率先在全省实施基层自治组织就业见习计划,组织45名高校毕业生前往38个街道、社区开展就业见习,收效明显,好评不断。”李绍南表示。
“我们还有近6000平方米省级创业孵化基地,去年以来累计滚动孵化各类创业实体55家,带动就业人员2200余人。”得知有网友考虑返乡创业,李绍南立刻向其发出邀请。“基地内经常举办各类活动,邀请专业人员授课。有意向的朋友可以向澧县就业服务中心直接申请,孵化期间水电、房租减免,助您‘0’成本创业,筑巢圆梦。”
宜学宜业宜创 成就人才之兴
近5年来,在校生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;授权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余件次;获学科竞赛国家级一、二等奖近300项,省级一等奖近500项……桃花源里,教育春风吹遍湖南文理学院每一个角落,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